1、光照原则 育成期的光照时间宜短不宜长。为防止育成鸡过早性成熟,育成期间一般采用渐减的光照制度,以每天8~9小时的光照为宜。 2、光照强度 白壳蛋鸡育成期光照强度以5勒克斯为宜,褐壳蛋鸡育成期光照强度以10勒克斯为宜。蛋鸡育雏、育成期为了防止进风口透光,进风口可使用遮光罩。 3、光照刺激的时机若鸡群没有达 到标准体重,光照时间可延缓到下1周再增加,最多不晚于19周龄末。如果对低于标准体重的鸡群实施刺激光照,会导致蛋重变小、高峰持续时间短或高峰过后产蛋量下降过快等问题。18~19周龄,每周各增加1小时光照,从20周龄起每周增加0.5小时光照,直至产蛋鸡的正常光照时间为16小时。
体重是衡量鸡群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,不同品种的鸡都有其标准体重。符合标准体重的鸡,说明生长发育正常,将来产蛋性能好,饲料报酬高;体重过大,产蛋能力差,死亡率高;体重太轻,说明生长迟缓,产蛋持久性也差。因此,在育成期要通过称重了解鸡群的生长发育情况,并根据体重变化及时调整饲喂量。如果鸡群的体重低于目标体重,就应该采用高营养的饲料配方直到体重与其日龄相符为止。培育出骨架发育良好的小母鸡是理想目标,而不可培育出超重或过肥的鸡。早期刺激鸡群增加采食量,以促进其骨架的充分发育,但应避免12~18周龄体重超标。 全群称重是最准确的,但在生产实践中不可能每只鸡都称重,一般都从鸡群中抽出一部分鸡来称重,以测得的数值来推断全群的体重。抽样比例一般为3%~5%。从鸡群中抽出的个体应能正确代表鸡群的体重,因此必须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。为了使抽样具有代表性,平养鸡抽样时一般先把舍内鸡只徐徐驱赶,使舍内各区域鸡只及大小不同的鸡只均匀分布,然后在鸡舍对角线方向依次取点,随机将鸡用围栏围起来,笼养鸡的每层笼子、每列笼子都要有取样点,每个取样点不管鸡只大小都要称重。育雏、育成期每周称重1次,产蛋期每2周称重1次,每次称重要在一周同一天的同一个时间,为了使称得的体重接近实际体重,称重时间可在早上开灯喂料前,也可在下午饲料基本消化完毕后进行。称重的秤,每个鸡舍要固定,最小刻度应小于20克。称重时要做好记录。
体重均匀度反映了鸡群体重大小的整齐程度,是评价整体鸡群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。体重均匀的鸡群开产早,产蛋期产蛋率高,产蛋高峰维持时间长,总产蛋量高,饲料转化价值高。良好的均匀度不仅能提高整个鸡群产蛋率的上升速度且高峰突出,产蛋持续能力强,而且还能节约饲料。体重均匀度的表示方法如下。 1、 用处于平均体重上下10%范围内的个体比例来表示。体重均匀度在70%~76%时为合格,达77%~83%认为较好,达到84%~90%为最好。 体重均匀度 =处于平均体重上下10%范围内的鸡只数÷抽样总数×100% 2、以变异系数来表示。 统计学上以变异系数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,变异系数越大,说明这组数据越离散,越不均匀。变异系数在9%~10%为合格,在7%~8%为比较好。 体重均匀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鸡苗质量、饲养密度、布料均匀度(鸡只采食是否均匀)、环境条件的均匀情况、断喙和疾病因素等。在生产中,我们从第1周开始加强各方面的均匀管理,重视均匀度的提高,重视自然养出来的体重均匀度,弱化称出来和挑出来的体重均匀度,把分栏饲养和挑鸡作为控制体重均匀度的补救办法。均匀度控制贯穿于养鸡生产的全过程。在生产中除了加强体重均匀度的控制外,还要加强包括骨架、体形、换羽、抗体滴度、性成熟和体成熟等方面全方位均匀度的控制,使鸡群为以后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,进而提高鸡群的整体效益。
育成期是蛋鸡全程发病较少的一段时期,但也要加强日常卫生管理,定期清扫鸡舍,更换垫料,注意通风换气,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。同时该期也是接种疫苗较频繁的一个时期,注意疫苗接种的质量,为产蛋期发挥良好的产蛋性能打下一个良好的身体基础。
勤观察鸡群状况,结合称重结果,对体重不达标的鸡以及病鸡、弱鸡、残鸡和性别鉴别错误的鸡尽早淘汰,以免浪费饲料和人力。一般在6~8周龄即育雏结束转入育成时进行初选,第2次筛选一般在18~20周龄,可以与转群或接种疫苗同时进行。
从第7周开始,蛋鸡开始补喂沙砾,沙砾不仅能提高鸡的消化能力,而且还可避免肌胃逐渐缩小。每1000只鸡每周饲喂的沙砾量:5~8周,4.5千克,粒径1毫米;9~12周龄,9千克,粒径3毫米;13~20周龄,11千克,粒径3毫米。沙砾要求清洁、卫生,使用前先将沙砾中的杂物清除,再用清水冲洗干净,然后用0.01%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消毒,处理完毕后才能使用。
育成期的鸡只感染寄生虫后主要表现为羽毛松乱、无光泽、冠髯苍白、喙和腿颜色较浅等,鸡只消瘦、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出现死亡。因此,蛋鸡转群时最好进行1次驱虫工作,对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联合用药,保证鸡只健康的生长发育。为了保证驱虫效果,鸡群驱虫后应给予连续不少于3天的带鸡消毒。
鸡有登高栖息的习性,育成鸡平养时,上栖架可避免夜间鸡群受惊受潮,防止挤压引起的伤亡。同时在栖架上栖息,空气清新,鸡不会因地面潮湿或天气寒冷而患呼吸道疾病。另外,栖架还具有成本低、占地面积小、便于清粪等优点。栖架一般用4厘米×6厘米的木棍或木条制作,斜立或平立均可,高度为60~80厘米,间距为30~35厘米,每只鸡一般占有10~20厘米的位置。使用过程中,架子下面可以铺一层厚一点的塑料布(长方形),塑料布上边铺一层土,鸡粪落在上面,需要清洁的时候把塑料布抽出来清理干净就可以了。